探讨新时代外语教学可持续发展新路径——2019年全国高校外语教师教学与教育发展论坛亮点扫描

2019-07-30

为了适应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需要,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上海交大出版社”)主办、北京学研汇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以“践行育人责任,提升教师境界,启迪人才智慧”为主题的全国高校教师教学与教育发展论坛于2019年7月24—26日在广东珠海隆重举行。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两百余名一线的大学英语教师济济一堂,针对“在新形势下,如何解读国家新形势新理念,沟通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民族文化内涵,探索专业成长与发展,共建并优化外语类在线课程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的主体部分由四大讲座和一个特别活动构成,与会专家们分别从新时代外语教学的新挑战、中华文化的语言理据、外语类在线课程的建设和新时代英语专业教育模式重构等方面做了充满智慧、充满创造力、充满激情的演讲。北京学研汇智创始人陈丽莉女士、赣南医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焦培慧老师、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世存老师、曲阜师范大学大外部公丕民老师、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黄霞老师分别主持了相关讲座和活动。



首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冯愈女士致开幕词。在全球化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上海交大出版社举办此次盛会颇具现实意义。上海交大出版社为引领高等外语教育发展、构建高等外语教育新生态环境、努力打造优质、全面、鲜活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而孜孜以求地努力着。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新时代现代化信息技术下外语教学的发展,上海交大出版社一直秉承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理念,努力建立健全科学发展体系,为新时代外语教学的发展,以及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冯愈女士致开幕词


接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教授做了题为“新时代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新要求、新方向、新挑战”的主旨发言。


他强调指出,为了应对新时期的各种挑战,如何更好地培养国家所需的新型人才,以及如何提升教师的外语教学能力已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鉴于此,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加强世界文明的互学互鉴,要完成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图伟业亟需高素质的不同专业的人才。中国外语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高校教师应该顺势而为,积极应对挑战。他针对高校外语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开处方,尤其是针对外语测试和i形成性评价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同与会的教师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需要说明的是,刘建达教授还对当前形势下,我国外语教育所面临的高端外语人才短缺、外语能力与外语知识脱节、外语教育基础研究能力有待提高、外语教育思想缺少顶层设计等诸多问题,与广大与会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强调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共同推动中国高校外语事业的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建达教授—“新时代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新要求、新方向、新挑战”


紧接着,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钟书能教授以“中华文化自信的语言学理据”为题做了主旨发言。


钟书能教授从“为什么其他各种古代文明相继中断而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只唯独古老的中华文明延绵5000年直至今日”这一问题入手,论证了“地理环境抵御论”、“农耕文明论”以及“汉族主体论”等主流论断的不足与片面性,认为“和谐共生”这一汉民族思维模式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或文化基因。


此外,钟教授从汉语词汇、句法、篇章中的时空同态建构机制这一视角论证了“和谐共生”是汉民族思维的历史积淀,折射出汉民族观察、感知和理解世界所独具的思维模式。最后他强调指出,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从内心深处强烈认同民族文化承载的价值理念,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并培养民族自豪感。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钟书能教授—“中华文化自信的语言学理据”


下午,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廖华英教授做了题为“外语类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的主旨发言。


廖华英教授指出,国家和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的开放与共享,跨越了“千山万水”,冲破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藩篱”,为全国高校学子和社会学习者不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和选择,而且也为两千余所高校教师在教育变轨时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廖华英教授以自己荣获的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中国文化概况》和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大学英语文化课程》为纲,针对“如何遴选课程、如何制作慕课、如何选用平台、如何共享和优化等”实际问题,畅谈自身潜心实践的感悟和体会,为帮助业界同仁更快、更清晰地分析并解决在线课程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更高效地指导外语类在线课程的共享及应用,并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确定今后在线课程的研发思路,以及更好地进行团队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参会教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廖华英教授—“外语类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外国语学院院长陶文好教授做了题为“新时代英语专业教育模式重构”的主旨发言。


陶文好教授指出:“在英语专业教育现状的前提下,从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两方面来重构英语专业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新时代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保留现有的英语专业国标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应融入更多的中华元素类课程,即通过用英语开设“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类课程,使英语专业学生学好英语和汉语,能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陶教授还指出,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全人教育,即要努力培养“全面发展、具有民族自信、通晓英汉语言文化知识和国际视野”的英语人才;他从重构英语专业教育模式的必要性、课程设置的类别、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等方面为英语专业教育模式重构提出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外国语学院陶文好教授—“新时代英语专业教育模式重构”


-----------------延伸阅读-----------------


【特别报道】

以科技助力教学 用智慧照亮远方

在数字时代,如何更好地利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如何更快地迈入智慧教学天地?北京学研汇智公司任东梅女士、科大讯飞教育BG高教业务线李平女士分别以“新模态出版和现代信息技术如何服务高校教学”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外语教学的融合”为题做主旨发言。他们详细介绍了英语阅读、听力、考试、形成性评价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软件平应用于外语教学内外课堂的实践和收获。

任东梅女士表示,通过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学生有了适合他们丰富学习资源和有效的学习平台,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师能通过电脑端和手机端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查看学习数据,这样就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实际安排教学计划,使教与学的有效性得到稳步提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之法的变革也日新月异。前路漫漫,创新永无止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球化时代,中国高校教育外语教学的改革必将开辟出一片新天新地。展望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学研汇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必将以科技为“灯”,潜心助学利教之法,为高等外语教育掌灯智慧,照亮未来的诗和远方。